近年来,安定区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积极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为建设绿色富裕美丽新安定贡献检察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配齐办案力量。院党组将公益诉讼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事项,多次专题听取公益诉讼工作汇报,在工作安排、内外协调、破解阻力等工作难点问题上亲力亲为,严格督导落实。同时,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契机,成立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配备一名员额检察官和两名检察官助理,切实增强公益诉讼一线办案力量。
深化宣传教育,广泛凝聚共识。利用地方“两会”、综治宣传月、检察开放日等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公园广场、车站社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摆放公益诉讼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让群众了解公益诉讼的内容及重要意义。加强“两微一端”平台建设,积极推送公益诉讼工作动态、重要信息和相关法律知识。建立公益诉讼微信工作群,同代表委员、行政执法人员就公益诉讼工作动态、经验做法等进行交流探讨,广泛征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提升办案质效。
强化协作配合,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外部协调,主动向地方党委、人大报告公益诉讼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强化与法院、公安、环境资源等部门沟通联系,通过“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座谈会等方式就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移送、调查取证、联合督查等积极沟通协调,广泛凝聚共识。强化内部配合,树立公益诉讼工作全院“一盘棋”思想,制定公益诉讼监督与刑事检察信息共享、案件协查、出庭公诉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线索摸排,保障生态安全。紧扣社会发展主题,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领域开展工作,联合农林、自然资源、市场管理部门开展生态环境、食药品安全和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专项检查,及时办理了违规采沙、毁坏林地、水体污染等热点案件。坚决摒弃就案办案思维,积极从具体个案中及时发掘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助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动行业治理,取得了查处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