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陇西县检察院执法检查工作根据上级院和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安排部署,以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核心,以强化案件质量评查为载体,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案件质量评查、加强司法办案监督,推进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三大诉讼法为依托,聚焦检察主责主业,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正确认识和认真审视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对检察工作带来的新考验、新挑战,视“转隶”为“转机”,聚焦检察主责主业,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进了各项检察工作全面充分均衡发展。
(一)着眼人民群众平安稳定新需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打击侵犯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权利、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犯罪,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9月,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91件132人,同比下降44.8%和30.9%;批准逮捕67件91人,同比下降19.3%和4.2%;不批准逮捕26件43人,同比下降69.4%和56.6%,不捕率32.1%。共受理各类审查起诉案件263件323人,同比下降14.1%和9.3%;提起公诉203件247人,同比下降28.3%和26.3%;不起诉33件38人,同比下降57.1%和31%,不诉率13.3%。
(二)着眼人民群众公平正义新期待,全面开展各类诉讼监督,着力推进司法公正。1-9月,刑事诉讼监督共监督侦查机关立案4件4人,监督撤案5件5人,纠正漏捕5人,发纠正违法通知书5份,依法纠正有案不立、违法立案、侦查活动违法等问题。刑事执行监督共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11件11人,纠正监外执行违法2件2人,向社区矫正主管机关发检察建议5件5人,针对县看守所刑罚执行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发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7次,推进了刑事执行工作有序开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共办理案件21件,其中支持起诉4件,执行监督6件,不服裁判申请监督2件,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务
9件,民行监督全方位、多元化监督格局有效形成。
(三)着眼人民群众安全环境新挑战,扎实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全力护航绿色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的重要指示,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切实为促进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起诉的县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庭宣判,县综合执法局、食药监局等五个行政单位代表50余人观摩旁听了庭审。一是开展“阳光公益行”专项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播放语音解说、发放《公益诉讼宣传册》等方式,走机关、进乡镇、入社区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公益诉讼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二是推动创建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针对城市道路两侧部分餐饮商户将泔水、餐厨污水倒入门前下水道等影响市容市貌问题,向管理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为市民营造洁净有序的市容环境。三是督促营造绿色安全的人居环境。针对一些加工作坊乱排滥放污水,污染河道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尽责,营造绿色安全的人居环境。四是切实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工作部署,针对陇西县金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李家龙宫店)和陇西县万家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分食品中铝残留量超标问题,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整改,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以案件质量评查为载体,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有效提升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牢固树立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生命线的意识,根据省、市检察院和县委政法委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要求,通过组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认真查找司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提高司法办案水平和案件质量。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院党组高度重视执法检查工作,将其作为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司法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及时成立由党组书记、检察长任组长的案件质量评查和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评查案件采取部门自查、评查组评查、组长抽查相结合的三级评查模式,确保案件质量评查效果。
二是全面评查,不留死角。今年以来,根据省、市检察院安排部署,在对逮捕后作不起诉处理、提起公诉后又撤回起诉、法院判决无罪、逮捕后法院判决免予刑事处罚等四类案件进行重点评查的基础上,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办理的所有案件进行全面评查,共评查案件532件,其中评定优质案件258件,合格案件264件,瑕疵案件10件。评查出问题1534条。市检察院评查案件9件,评定优质1件,合格8件。省检察院抽查案件3件,评定优质1件、合格1件、瑕疵1件。
三是完善档案,强化运用。根据市检察院《司法档案管理办法》,对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书记员司法办案、司法素能和职业操守等情况按规定要求建立健全了司法档案,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记入相应司法档案,并将其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和评优选先的依据,强化了对案件质量评查结果的运用。
三、以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为抓手,强化司法办案监督制约,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
规范运用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坚持“网上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原则,强化案件管理部门在统一受案、流程监控、统计分析、信息查询、信息公开、律师接待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对所有案件从办案程序、办案期限、案件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监督和预警,强化对司法办案的内外监督制约,提升司法规范化建设水平。1-9月,共接收案件354件,送案审核347件。
(一)强化办案流程监控。紧盯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切的涉黑涉恶、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和扶贫领域侵害民生民利案件,坚持每案必查,对案件各个流程节点进行全面监控。同时,坚持案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双向互动,建立流程监控月通报季分析机制,把统计监管和流程监控相结合,切实发挥统计监管和统计核查作用,加强对重要案件、关键节点、核心数据等的监管和案卡核查,切实防止不规范司法行为。1-9月,针对案卡填录和文书制作不规范、涉案财物处理不及时、程序性文书缺失或重复等问题,开展流程监控56次,向业务科室口头预警56次。
(二)深化案件信息公开。依托案件信息公开网,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及时公布社会广泛关注、有较大社会影响等案件的批捕、起诉,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案件的起诉书、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等重要案件信息,让律师、当事人及社会公众都能看得到,查询得到,以公开促公正。1-9月,共公开重要案件信息30件,公开法律文书196份。
(三)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建立了律师预约、案件查询等网上“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律师开通异地业务查询功能,实行网上预约查询,律师可实时查询案件进展,让信息多跑路,让“律师”少跑腿;建立了电子卷宗扫描室,实现案件卷宗当场查阅,相关材料当场打印,为律师免费提供电子卷宗光盘刻录服务,电子卷宗制作率100%。1-9月,制作电子卷宗261案341卷,办理律师预约24人次,为律师刻录光盘36张。
从执法检查整体情况看,陇西县检察院司法办案工作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所办案件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准确,强制措施、办案期限等严格依法,案件讨论、审批程序等符合规范,未发现办案人员违法违纪问题,案件质量整体较好。但通过执法检查和案件质量评查,还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电子签章;询(讯)问笔录询(讯)问人、记录人个别地方署名系打印;个别法律文书不规范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办案组织对办案细则、立卷规则理解不同,导致其办案单元存在的问题具有明显的“个性”;还有一些是受办案习惯的影响,部分程序性问题多次出现。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陇西县检察院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了整改:一是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办案部门和办案人立即整改纠正;二是将评查结果作为个人年度绩效考评和评优选先的依据;三是责成相关责任人员加强学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陇西县检察院将在县委、市检察院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进一步深化执法检查工作,不断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确保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均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