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公信,根据《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第四条规定……”4月28日下午3:00,岷县人民检察院举行的古树名木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公开听证会准时开始。这是一场面向全网直播的公开听证会,也是岷检“直播间”的首次开播,实现了更广泛的公开效果,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见可感。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历史、科研和观赏价值。不仅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然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更是各级监管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所在。
为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古树保护管理到位,更好守护古树名木这一“活文物”、“活化石”,进一步促进岷县生态文明建设。在前期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的基础上,岷县人民检察院邀请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12个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共14家行政单位代表召开检察听证会,吹响了检政合力保护公益的“集结号”。会议同时邀请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4名作为听证员全程参与公开听证。

听证会由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刘博瑜主持。会上,检察官通过现场播放调查收集的照片及视频资料对48株岷县第一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全面展示,对每棵古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对检察建议书的制发依据和背景进行了阐释说明。



检察建议书
会议最后,我院向14家行政单位现场送达了检察建议,督促古树保护相关单位积极履职,对辖区内的古树定期组织普查,动态管理,切实落实好管护责任,加大古树的保护力度,并及时对古树后续资源进行认定、登记、建档、公布和挂牌保护。
一颗古树,一份传承,今后,岷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立足公益诉讼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日常养护和管理的监督,以“我管”促“都管”,多方联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古树名木等公益诉讼领域保护工作,继续打造保护古树名木的双赢多赢共赢格局,使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让参天大树更具魅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检察保障。